三月的校园,春风拂过操场,柳树新芽微微摇曳,一中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招生季。
赵振坐在校长办公室的皮椅上,手里拿着一份刚送来的转学申请表,眉头微微皱起。
申请表上写着两个名字:苏婉宁、苏婉清,一对十七岁的双胞胎姐妹,申请转入高二(3)班。
附带的资料显示,她们来自省城一所知名私立高中,成绩中上,特长是钢琴和舞蹈,家庭背景备注为“经商”。
赵振靠在椅背上,点燃一根烟,烟雾缭绕中,他的目光落在桌上那只不起眼的黑色皮箱上。
箱子是半小时前送来的,送的人是苏氏姐妹的父亲苏建国,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,西装革履,满脸堆笑。
他进门时先寒暄了几句,说自己是省城做建材生意的,最近搬到本地,想让两个女儿转学到一中接受更好的教育。
说完,他推过这个皮箱,低声道:“赵校长,这是点小意思,您收下,帮帮忙。”
赵振打开箱子一看,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几十捆人民币现金,每捆一万,总共五十万。
他眯起眼,掐灭烟头,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敲。
五十万对他来说不算小数目,一中的校长年薪加上灰色收入也不过百万,这笔钱几乎是他半年的收入。
可他心里清楚,这不是白拿的,苏建国显然是想走后门,把两个女儿塞进一中。
一中是全市最好的公立高中,招生名额向来僧多粥少,尤其是高二这种半途转学的名额,更是稀缺。
按规矩,苏氏姐妹的成绩只能算中上,连年级前百都进不了,根本不够转学标准。
可苏建国显然不走寻常路,他知道赵振的脾性——这人贪财好色,手握大权,只要钱到位,没什么事办不成。
“苏老板,你这手笔不小啊。”赵振低笑一声,声音里带着几分揶揄,“五十万,就为了两个丫头转学,值吗?”他拿起申请表又扫了一眼,脑子里已经在盘算这件事的利弊。
苏建国陪着笑,搓了搓手,低声道:“赵校长,您是明白人,我家两个丫头从小娇生惯养,省城那边的学校管得太松,我怕她们学坏。一中管得严,名气又大,我这当爹的,就想给她们找个好环境。这点钱不算什么,您帮个忙,日后我苏某人必有回报。”
赵振哼了一声,没急着表态。
他起身走到窗边,推开一条缝,俯瞰着操场上奔跑的学生。
五十万确实诱人,可一中毕竟是公立学校,转学名额得经过教务处和教育局审批,他一个人说了不算。
不过,他手上有的是办法,塞两个学生进来,只要操作得当,谁也不会多嘴。
他转过身,目光在苏建国脸上停留片刻,低声道:“苏老板,你这人情我记下了。不过,这事儿得慢慢来,不能太急。”
苏建国一听这话,脸上笑开了花,连忙点头:“赵校长您尽管安排,我不着急,只要能成,什么时候都行。”他顿了顿,又从公文包里掏出一盒包装精美的茶叶,推到桌上,“这是我从老家带来的正宗龙井,小小心意,您尝尝。”赵振瞥了一眼茶叶,没接话,只是挥挥手示意他可以走了。
苏建国走后,赵振坐回椅子上,打开皮箱,手指抚过那一捆捆现金,嘴角勾起一抹冷笑。
他对苏氏姐妹没多大兴趣,双胞胎而已,十七岁的小丫头,能有多大吸引力?
他收下这钱,更多是看在苏建国的人情和金钱的份上。
建材生意是个肥差,日后若能搭上这条线,说不定还有更大的油水可捞。
他拿起电话,打给教务处主任老王,低声道:“老王,给我安排两个转学名额,高二(3)班,资料我待会儿让人送过去。”电话那头的老王愣了一下,小心翼翼地问:“赵校长,这……名额不是满了么?还得报教育局……”赵振不耐烦地打断他:“少废话,我说能安排就能安排,审批的事我来搞定,你只管把人塞进去。”老王不敢多问,连声应下。
挂了电话,赵振靠在椅背上,点燃第二根烟。
他脑子里闪过苏建国那张谄媚的脸,又想起箱子里的五十万,心情好了几分。
他不是什么正人君子,一中的权力在他手里,早被他玩得炉火纯青。
学生也好,老师也罢,只要有钱有色,谁都能成为他的棋子。
苏氏姐妹不过是两个普通的转学生,他懒得费心思,收了钱办了事,至于她们在学校过得怎么样,他压根不在乎。
几天后,苏婉宁和苏婉清正式转入一中。
她们第一次走进高二(3)班时,教室里掀起一阵小小的骚动。
两个女孩长得一模一样,五官清秀,皮肤白皙,身材纤细,穿着统一的校服,却带着一股与众不同的气质。
苏婉宁性格外向些,进门时微微一笑,跟同学打了个招呼;苏婉清则沉默寡言,低着头站在姐姐身后,像个影子。
班上的男生窃窃私语,有人低声道:“这双胞胎挺漂亮啊,怎么突然转来的?”
班主任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,叫张丽,她接到了教务处的通知,对这对姐妹的到来并不意外。
她清了清嗓子,拍拍讲台,低声道:“安静,这是新来的转学生,苏婉宁和苏婉清,大家欢迎。”教室里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,苏婉宁抬头笑了笑,苏婉清却始终低着头,像是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心。
课后,张丽把姐妹俩叫到办公室,简单问了几句家里的情况。
苏婉宁回答得落落大方,说父母刚搬到本地做生意,想让她们换个环境学习。
苏婉清只是偶尔点头,几乎不开口。
张丽看着这两个女孩,心底有些疑惑——她们的成绩单她看过,中规中矩,按理说不该这么容易转进一中。
她想起教务处主任那句意味深长的话:“赵校长亲自安排的,别多问。”她叹了口气,没再追问,只叮嘱她们好好学习,别辜负父母的期望。
苏氏姐妹的到来,在一中掀起了一阵小小的波澜。
学生们议论她们的模样,猜测她们的背景,有人说她们是富二代,有人说她们走了后门。
可没人知道,这一切的背后,是苏建国那只黑色皮箱和赵振的点头。
赵振坐在办公室里,翻看着新送来的财务报表,五十万现金已存进他的私人账户,他咧嘴一笑,低声道:“苏建国,这人情我记下了。”
窗外的校园依旧平静,春风吹过,苏婉宁和苏婉清并肩走在操场上,校服裙摆随风飘起。
她们还不知道,自己转学的背后,是父亲的金钱交易和赵振的权谋算计。
而赵振的目光,已转向下一个目标,这对双胞胎,不过是他棋盘上的一对小卒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