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9章

看似没完没了的理论课程终于划了一个句号。

越到后来,教室里越像鸭操堂。

几乎是所有的演艺学校,对理论课程深恶痛绝的主旋律总会像丧钟一样余音袅袅。

演艺技术,可以说是一种天赋,一种形体的记忆,绝不是理论的外化。

所以,理论学的越多,越是对演艺实践的屠戮。

培训班学员们早就无法忍受放屁不报税的教授们的胡说八道了,当这一天正式步入表演实践课的时候,本来已经旷课得像阿Q头上的癞疤一样扩散的教室里,竟然出其不意地出现了满员。

莎比把学生们带到了少年体校的室内篮球场内,在这里进行表演课的讲授。

这还是莎比第一次站在学生们的面前。

她一直担心自己会像那些德高望重的教授那样,无法镇压住下面人心蠢动的学生,但是,当她把学生们带进球场的时候,她发现学生们竟然出奇的规矩。

她可以感觉到,灼灼有神的青春的眼睛,集中在她的身上,使她浑身上下有一点不舒服、不自在。

但她毕竟是经过舞台训练,过去在一百公司分公司的时候,也参加过模特表演,她很快镇定下来。

以前她曾经在文化宫进行过一段时间的短暂的训练,上海戏剧学院的一位老师负责对他们进行表演训练。尽管那段时间很短,但却很受用。

上海戏剧学院在中国的演艺圈里妄图振兴海派文艺的努力,似乎并没有兑现。

虽然他们试图与中戏、电影学院尝试过作出某种较量,但是,上戏的努力,总无法达到海派当年的特有的风光。

海派的沉沦,意味着上海这个开放城市的文化含量的淡化。

当年海派文艺的特有的所向披靡的能力,是借助于它最接近西方文化的特殊地理位置而形成的。

而在一段时间内,消逝了西方文化的源源不断的注入,上海文艺沉滓泛起的是它的俚俗与市侩气,这一代表人物就是王安忆。

这个大多数的时候里、被排挤在上海的地域生活之外的女人,急就章地从她插队的徐州的乡野里重新回到上海的城市中,也把乡村的大粪与庸俗带进了上海的文化里。

上海的气韵与时尚,在王安忆的世界中,彻底地沦丧。

上海没有男性的作家,只有几个没有女人味的女人,像善变的蛇一样,在这个城市里游荡,扭动着并不鲜艳的曲线。

王安忆的后代,只能像单细胞遗传一样,克隆出《上海宝贝》的作者卫慧。

而上海没有男性作家可以值得自我繁殖。

上海日益失去了在艺术中的发言权。

上海戏剧学院当年可笑地设立了导演课程,这是因为上海电影局前局长、也就是《鸡毛信》的导演张骏祥敏感地意识到,北京电影学院培养的导演是远离好莱坞的,是与中国的娱乐电影业背道而驰的,海派一直传承的好莱坞电影的风格传统,是绝对不需要北京电影学院来误人子弟的。

但是,上海已经今非昔比,海派已经培养不了自己的传人,这个导演班最后学生起来罢课造反,还是从北京电影学院里请来了教师,平息了海派文艺的最后的努力,那些学生们自告奋勇、按部就班地服用着电影学院派开出的糟蹋中国电影的一剂慢性毒药。

海派艺术,明明知道电影学院是一种慢性毒药,但是,却无法拒绝它的入口,毕竟它是一个吃起来似乎很可口、吃下去心里也很踏实的毒药。

中国电影的死亡的源头,在电影学院,但拒绝电影学院,只会加快死亡,这就是中国电影的怪圈。

因为这一套理论经常由赵土根导演闲来拉扯着,所以,莎比这些经常跟着赵导演的艺人们,都能耳熟能详了。

电影学院的学生一投到上海电影的焚化池里,便像苏州的入口酥一样入口即化。

好在上海戏剧学院的老师至少不会在基本表演理论上出错,莎比所学的一套表演理论,也多少可以指导一名新学员在入门的途径上少走弯路。

莎比昨晚上回到家里,把过去的在培训班上的课堂笔记找了出来。

在她的箱子里,保存的一些书本类的东西,也只有这些当年在培训班上的学习记录了。

她一直不舍得烧了它们。

看着上面一笔一划认认真真的字迹,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清新的没有忧愁的少女时代。

时光就这样毫不留情地消逝了,昨天那个心无旁鹜的女孩还存在着世界上的某一个角落了吗?

也许吧,但那个女孩绝不是眼前的自己。

她的思绪一下跳到好远,几乎不能把自己的那些记录看下去,直到好久,她才平静下来,逐一把过去的整理文字温习了一遍。

因此,她今天第一堂课,完全是依葫芦画瓢地按照上戏老师讲授的内容复述一遍。

莎比让男生、女生各分成两行纵队,然后,她让两行纵队疏散,拉松,让男生与女生交错着合并,站在一个纵队。

男生女生们笑闹着完成了老师的指令,最后排下来,女生要比男生多几名。

可以说,女孩比男孩更有表演的天赋与才能,而她们在中国演艺界出头露面的潜力,显然要比男生广阔。

这是一种什么原因?

莎比没有想过,有时候,女演员的风头占尽,只能说明这个社会是男权的社会,是以男性的价值取向主导着女性的表演风尚。

正像目前广告中多是靓女作搔首弄姿状,并不意味着女性天生喜欢卖弄风骚,只是因为屏幕前的男人更容易接受女人的攻防。

莎比然后命令男生与女生手拉手连结起来,男孩们与女孩们开始的时候,都有些羞涩而不好意思,吃吃地笑着,一时间气氛比较热烈。

莎比知道,从事演艺生涯,最关键就是取消男女之间的彼此的羞涩。她坚决地命令,大家把手搀好。

女生们咬着牙齿,藏着羞涩的表情,把手胆怯地伸出来,那些男孩也好不到那里去,都没有胆量去握女孩的手。

他们都很纯洁。——莎比在心里想到。

但演艺表演就是去掉那最初的纯洁,打掉内心里的戒防,让演员的自我消失,而成为一个万金油式的道具——好去塑造人物。

“握好没有?”

莎比富有感染力说道,她亦步变趋地重复着上戏老师当年的神情与腔调,“紧紧地握着,好像你们在海滩上,远处有汹涌的波浪袭来,你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,不能放松,你们已经忘记了你们的性别,只有面前的危险,告诉你们,你们不能松开。”

她在启发着学生们产生表演艺术中特别重要的形体想象。

男孩与女孩,像正负电子一样,在没有接触之前,对碰撞产生的火花有一种既渴望又本能地惧怕的高估与预期。

但实际上,当真的接触的时候,远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可怕,更没有特别的温馨。

男女之间的电能的落差,可能是一种想像的产物,而当真的接触的时候,很快就会消逝那种接触前的激动的紧张。

男生与女生们逐渐适应了那种手握手的感觉。

如果您喜欢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

猜你喜欢